最新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和乐教师>>教师博客>>教学设计>>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0519-85770010

教学设计

第一朵杏花
发布时间:2017-03-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鞠益萍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朵杏花

教时

第一课时

学科

语文

日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竺可桢做初步的了解。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受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

重点

难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初步感受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积累

说说、背背春天的成语和诗句

自主背诵

个别背诵描写春天的诗。

谈话导入

1、多媒体出示一株淡淡的杏花

2、引出“竺可桢”,指导读音、书写

3、引出课题 

1、学生说说画面

2、读准“竺、桢”2个字,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3、齐读课题

交流补充自由质疑预设:

这第一朵杏花到底跟什么有关系呢?

这第一朵杏花到底是什么时候开放的?

谁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

活动一:

指导自学

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
(1)以小组的方式检查朗读。  (2)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自由读课文,按要求小组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进行个别辅导。

活动二:检查自学

1抽读字音。

2、指导长句子。

3指名朗读课文

1、以各种方式读生字、生词

2、读好长句

3、个别读课文

长句练习预设:

第一自然段第二句、第五自然段第三句,第十六自然段第二句。

指名读句子,注意停顿断句。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活动三:理清脉络

1范读课文
2、出示提示,指导分段: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1、听老师读课文,思考分段

2、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预设:

最后一小节是文章的点明中心

第一段(15):竺可桢爷爷问孩子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孩子回答不上来。

第二段(615):写第二年春天,孩子告诉竺可桢爷爷第一朵杏花开了,竺可桢爷爷郑重记下了这个日子。

第三段(16):写竺可桢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精确、细致地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总结提升

 指导读好片段。

读好片段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及时点评、导向,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总结:正是因为竺可桢爷爷对待研究是这样严谨认真,总是在为寻求精确的时间而努力,所以才成为一名出色的气象学家。

板书设计

第一朵杏花
       竺 嘱咐留心        

  郑重记下  

桢 精确观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 春江镇圩塘永新路46号   电话:0519-85770010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