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我校组织农文化课题核心组老师前往南京行知小学考察学习。虽然只有半天时间,却感受了行知小学三十年的教育之路。其中的学农教育特色启示我们,我校的农文化教育也“还能更精彩”。
这次学习,我们不但从外观上认识了行知学校,还感受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在聆听了杨瑞清校长的精彩报告----《走在行知路上》后,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
行知小学为学农教育构筑了多元化的平台,“硕果园”“菜园”“茶园”……资源丰富;行知小学的好邻居——中国荷花大王丁跃生的“艺莲苑”中200多莲花品种,更是学生学农的优质稀缺资源,这些源自杨瑞清校长所说的“多向联合”。这一“多向联合”,为学校课程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在行知小学校园,花坛没有花草树木,有的是孩子们亲手种植的蔬菜,那端着饭盒,用汤勺浇菜的情景,我们内心是油然而生的感动,这是学农教育的极致……
在报告中,杨校长从学农中的荷花,引申到对待孩子要有“花苞心态”,是的,我们在欣赏花的时候,可能都喜欢那盛开的鲜花,而忽略了旁边的花苞,可是那些花苞盛开后可能会更美丽。花开放的时间有早有迟,学生也是一样,那些学困生就像那些还没有开放的花苞,但最终他们会盛开的,也许会开得更精彩。农村、农业、农民中也会生发出更多像“花苞心态”这样的,我们教育需要的生态化的心态,引领我们尊重孩子的人格,相信孩子的潜力,理解孩子的个性,激励孩子的优点,包容孩子的缺点。
走在行知小学的行之路上,我们对学农、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在我校的农文化教育中需要立大志,做小事、做实事、做新事,为了孩子的“还能更精彩”,携手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