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与蛾”的区别在哪里?怎样区分它们?全世界有多少种蝴蝶?我们怎样监测蝴蝶?……6月21日中午,在圩塘中心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蝴蝶讲座吸引了许多的同学。这场讲座由“蝴蝶教授”李朝晖的学生、江苏省蝴蝶监测小组成员吴若凡主讲,也标志着校级蝴蝶观测点的成立,同时也是“蝶舞飞飞”社团的第一次活动。
蝴蝶不仅是“会飞的花朵”,更是国际上公认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指示物种。蝴蝶对栖息地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对环境变化敏感,非常适合用来观测环境变化趋势、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等。相关监测数据在许多国家被广泛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利用规划、政策制定、教育、科研及公众环境教育等方面。
活动中,吴若凡姐姐向同学们介绍了蝴蝶研究的概况,通过大量精美的图片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目前可监测到的蝴蝶种类和特征,并分享了蝴蝶监测的技巧和路线,以及如何做好监测记录等,号召同学们加入到省蝴蝶监测的队伍中来。短短四十分钟的讲座,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辨别蝴蝶,而且对蝴蝶监测有了浓厚兴趣,纷纷表示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蝴蝶监测这一志愿者行动,做一名合格的“小小蝶报员”!
此次以蝴蝶为主题的“发现之旅”,旨在搭建平台,以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唤起每一位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更能自愿加入到蝴蝶监测的队伍中来,并在一次次亲力亲为中,体会到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真正树立起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自己美丽家乡的生态环境!
(撰稿:王赛男 拍照:周敏 审核:张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