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校 | 圩塘中心小学 | 班级 | 人 数 | 学 科 | 语文 | |||
课 题 | 《石头书》 | 教时 | 1 | 执 教 | 日 期 | |||
课题研究目标:课堂问题设计或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 教材分析:《石头书》是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学生分析:我们学校的科学实验室里有一些化石和动物的标本,学生已经参观过,并且也像文本中的川川和磊磊一样对它们非常好奇。因此,当他们接触到这篇课文时,能迅速地进入文本所描写的对话情境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足迹、化石、地壳、刨根问底”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石头书”的相关知识,激发起探究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石头书”的相关知识。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活动一: 看图 导入,揭示课题。 | 1、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读一本神奇的——《石头书》。 2、观看石头书的图片。
| 读课题
观看图片 | 齐读课题。 | |||||
活动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 (一)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人物?
(二)学习第1——5小节。 1、课文讲了哪些人物?理解“勘探队员。”
2、这篇课文与我们前面所学的课文不一样,整篇文章都是——对话,川川、磊磊问了叔叔很多问题,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找这些问题,并用波浪线画出来。(理解“刨根问底”)
3、川川、磊磊问了这么多问题,他们到底想知道什么?
4、那石头书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桌分角色读读课文的2—5小节,边读边想。
5、出示: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这个问句,你能给它换种说法,把问号换成句号,但意思不能变吗?谁来试试?学习生字“册”。
(三)学习第6——7节,感受“有字” 1、川川和磊磊在这册书里刨到了什么??指名读一读。 2、这段话中有一组近义词,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学习生字“印” “迹” 3、认识分号 4、瞧,这是雨痕、这是波痕……(边说边点击相应的图片)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那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谁来简单地说一说。 (四)学习第8——11节,感受“有画”。 1、除了有字,还有画呢?开火车读8——11节。
2、出示“壳”的两种读音,出示“地壳”图片,了解地壳。
3、石头书里的画是——树叶、贝克、小鱼。他们都是化石。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吗?
4、这一幅幅画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出示第11小节。
5、小结,石头书真有趣呀,里面也有字、有画。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6—11小节,再次感受一下。
(五)学习第12——14小节 1、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2、出示第13小节,认识“煤炭”,引读14小节。 3、总结课文,完成填空。 | 学生按自学要求读课文。
学生思考、交流。
开火车读问题 个别读。
说一说。
同桌分角色朗读。
说一说。
学习生字“册”
个别读7小节。
学习生字“印”“迹”
读一读。
说一说
开火车读8——11节。
看图
说一说。
读一读、齐读第11小节。
说一说。
同桌互说 | 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 (预设:川川、磊磊、叔叔)。
川川和磊磊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问,就叫——(生说)刨根问底。我们也说——追根究底,打破沙锅问到底
预设:他们想知道石头书长什么样?里面有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
同桌分角色读2——5小节。
师讲解:这一片片竹条上写着字,再用线串起来就形成了这个“册”字。(强调平舌音) 范写“册”,生跟随书空。
老师在田字格里示范书写:迹 ,强调一下印的读音,迹的笔顺。
预设:雨痕、波痕、矿物(适时出示图片) 小结:原来这就是字呀!(板书:有字) 。
师补充:地球有很多层,这最外面的一层外壳就是地壳。
(
学生交流,老师点评,补充:对的,这些动物由于地震等运动被埋在了地下,经过很多很多年,就成了化石。 老师带来了一些化石图片,这一片片树叶,一个个贝壳,一条条小鱼,多么像一幅幅画呀!(板书:有画) | |||||
活动三: 讲解要领,指导写字 | 1、学习生字“煤、炭”
2、讲解要领,指导写字。 | 学生思考
| 师范写。学生在习字册上临写,老师指导。
| |||||
板书设计 | 样子 一层一层的 石头书 内容 有字 雨痕 波痕 矿物 有画 化石 作用 哪座山下埋着煤炭 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
栏目列表
0519-85770010
教学反思
《石头书》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11-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娟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