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我所执教的这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1.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兴趣。
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1000以内的数,要求学生对大数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导入阶段让学生先体会一个班级的人数,再问一个年级段有多少人,使学生对1000以内的数有了强烈的探寻欲望。
2.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入手,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让知识和日常生活交融。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我在教学中,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从10个小正方体、100个小正方体逐步扩大到1000个小正方体,数的范围由100以内扩大到1000以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通过反复数数,学生建立起千以内数的概念后,让学生自己来联系生活说一说。由此进一步掌握数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易持久,单调的练习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降低练习效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观数、读数、写数相结合的教学活动。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说数、写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以及0在数位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