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分类整理 | 教时 | 1 | |||
执教 | 张小玲 | |||||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 重 点 与 难 点 |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 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一、交流共享
| 童心园 问题1: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问题2: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问题3:图中人物怎么分类整理?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表示分类结果?
问题4:你还记得刚刚你想了解的是什么问题吗?你会根据你想了解的问题,选择相应的标准分类整理,并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吗?
问题5:回想一下刚刚我们经历了怎样的分类整理的过程?
|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
独立思考
同桌说 打算把图中人物怎样分类整理。
小组说 1.选一种标准试着分一分,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表示分类结果 2.组长组织说一说分类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独立思考
| 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选择部分问题PPT出示 指出:要弄清这些问题,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
指名回答,老师可适当板书 按身份分(老师 学生) 按活动项目分(看书 下棋 做游戏)按性别分(男生 女生) √、△、☆……表示一个人 追问:用什么方法表示分类结果? 在分类整理时还要注意什么?
选择学生不同标准分类的结果,集体交流。
指名回答 引导归纳,根据问题,确定了分类标准,然后分一分、记一记、说一说,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 |||
二、反馈检测 | 乐搭园 问题1: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立体图形,又可以按怎样的标准分类整理?
问题2:回顾刚刚分类整理过程,说说你又有什么体会?
集邮园 问题3:看着图中的邮票你又想了解问题?可以按怎么的标准分类整理? |
同桌交流
活动要求: 1.独立按颜色和形状分别整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 3.同桌交流分类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
| 指名回答
集体交流汇报整理结果。
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ppt相应出示
| |||
三、回顾沟通 | 图片回顾一二年级接触到的分类 | 独立回忆
| 指名回答 | |||
四、承前启后
| 问题1:你想知道你们一组同学哪些方面的情况? 问题2:可以按怎样的标准分一分?
|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 | 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 按不同标准分类了,接下来就是我们需要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课后请大组长组织收集并把结果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 | |||
板书设计 | 分类整理
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老师 学生 看书 男 女
做游戏 |
栏目列表
0519-85770010
教学反思
分类整理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6-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小玲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