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 黄山奇松 | 教时 | 第一课时 | |||
日期 | 月 日 | |||||
教学目标: 1、学会预习的基本方法----五步预习法。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黄山的美。 | 重点 与 难点 |
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常规性积累 | 诵读有关黄山的古诗 | 自由诵读 集体诵读 | 学生自主诵读 教师伺机指导 | |||
一: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 1、俗话说得好“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使人赞叹。我们一起学习16课—— 2、简介黄山。 3、了解“奇”,抓住理解为“奇特”“神奇”,说说什么奇特? 4、黄山风景秀丽,其中要数松树最为神奇。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重点就是描述黄山松的奇景的。 |
齐读课题。
说说自己对黄山的认识。 看有关图片 |
补充介绍: 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米处。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 |||
教会预习方法、理解词语 | 1、小结预习方法 第一步: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第二步:查工具书,理解字词。 第三步:试分段落,思考质疑。 第四步:瞻前顾后,揣摩练习。 第五步:重点朗读,反复吟诵。 读读下面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陡崖 屹立 遒劲 郁郁苍苍 |
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理解词语 | 预设: 屹立:高高直立
| |||
三、理清课文大意,说段意和主要内容。 | 1、课文先总写什么,然后分写了什么,最后又总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节意。 |
指名读课文
理解每一自然段的段意
理清课文脉络 | 总分总的结构。总写了黄山的四绝,再分写了黄山的三大名松,最后又总写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第一自然段:写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 |||
四、读课文 | 1、出示图片,谁能看着图画说一说奇松怎样的潇洒与挺秀? 2、读第1小节。 (1)联系课文说说“四绝”、“情有独钟”的意思。 (2)文中哪一个词语是表示人们特别偏爱的? 3、读第二节,说说主要写了哪三种松? 4、默读第三节, 文中列举了哪些不同的姿态?可以进入“图片集锦”欣赏千姿百态的松树。 5、齐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
|
读课文, 理解“四绝”“情有独钟”
分别读读描写三大松的句子。
齐读第2小节。 读第3节。 齐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 | 潇洒(枝条舒展)与挺秀(树干高耸) 四绝的“绝”是什么意思?义项选择: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独一无二的,没有能赶得上的。 钟:(情感等)集中。钟爱、钟情)情有独钟:感情专一,特别偏爱。 提升:联系课文说说“饱经风霜”和“郁郁苍苍”的意思,并用“郁郁苍苍”造句。 说说“千姿百态”“屹立”是什么意思?用“屹立”造句。 动作理解“屹立”、“斜出”、“弯曲”、“仰”、“俯”、“卧”等。 | |||
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 小结:是啊,黄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奇特的黄山松。黄山松便展现着千姿百态将黄山装点地更加神气、更加秀美。黄山奇松的“奇”远不止这些,它们千姿百态,神奇秀美!让我们下节课一起去感受。 | |||||
板书设计 | 16 黄山奇松 一:写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二: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三: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