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和乐教师>>教师博客>>教学反思>>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0519-85770010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五语上第二课时
发布时间:2017-11-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建良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17、黄果树瀑布

教时

第二课时

日期

     

重点与难 点一、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8个,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理解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诵读有关写瀑布的古诗

 

自由诵读

集体诵读

学生自主诵读

教师伺机指导

一、“杰作”引路,导入新课。

 

1、写瀑布的名诗佳句

2、名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叫做“杰作”,那我们生活其中的大自然鬼斧神工,也必有许多杰作吧。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认识一部!

3、板书课题:17   黄果树瀑布

4、这号称中国第一大瀑布到底拥有什么魅力,能吸引那许许多多中外游客呢? 我们一起来走进黄果树瀑布(放课件)

背诵写瀑布的诗句

 

读题

 

读准“瀑”的发音为“pù

 

了解地理位置。

预设:

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句的朗读

1、自读课文,要求:读到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形态的词语要特别留心,这是课文的精华。认准读准确。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读了课文后,哪些描写黄果树瀑布声响和形态的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不看书本说出其中的几个吗?

 

 3.初读课文就给大家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再次读一遍,那作者看到的、听到的,我们也必能看到听到。

 

 

 

 

4.反馈

(1)你“听”出什么来了?

(2)你“看”出什么来了?

自读课文,读到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形态的词语要特别留心,认准读准确。

 

选择自己听到的片断读一读,比一比

选择自己看到的片断读一读,比一比

 

交流听的感受。体会出在不同的位置,所听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预设

声音的词:山回谷应、訇然作响、喧嚣、人喧马嘶、雷声轰鸣、哗哗

形态的词:三叠、宽幅、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朗读(读准、理解),帮助积累。

提升:再读课文,说说作者看到、听到了什么?

 

 

三、理清课文大意。

 

 

1、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

 

 

 

 

2、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描绘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

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

完成分段和段意。

 

预设:

(1)开头讲了:作者赞美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结尾讲了:作者完全被瀑布陶醉了。

分别起到了总起和总结的作用。

(2)2-4 远看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象(5-7 )下到谷底时,作者对瀑布的感受

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1)搜集描写瀑布的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沈德潜《月夜渡江》

2)搜集描写声音的词语。

晴天霹雳 空谷回音 锣鼓喧天 清脆悦耳  万籁俱寂 龙吟虎啸  锣鼓喧天  戛然而止   书声朗朗 恶声恶气 大声疾呼 人声鼎沸 泣不成声 唉声叹气 书声琅琅 余音绕梁

板书设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 春江镇圩塘永新路46号   电话:0519-85770010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