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和乐教师>>教师博客>>教学反思>>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0519-85770010

教学反思

诺贝尔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静

课题  

21、诺贝尔

教时

第二课时

日期

2012.1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妙处。

2借助课内外阅读资源,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理解“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

重点与难 点

1、借助课内外阅读资源,体悟诺贝尔的精神。  

2、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

教材分析:

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这篇课文,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第四自然段交代童年时代的诺贝尔,就对劳动者充满关心与同情,这一点应引领学生体会,这是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动机,课文第七节也作了呼应。课文五至九节集中表现了诺贝尔从事科学研究锲而不舍的精神。遭受了这样的灾难,诺贝尔却“毫不气馁”,从而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为造福人类奋不顾身的可贵精神。这种伟大精神在课文的八九两节中得到了更淋漓尽致地体现。课文通过对他的动作、神情、语言以及人们的“惊呼”等描写,充分表现出“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这种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可歌可泣啊!这两节很值得引导学生品读,读出对诺贝尔的敬仰之情。诺贝尔的无私奉献更表现在他立下的遗嘱中,透过这份遗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诺贝尔那博大的胸怀、奉献的精神和对全人类的热爱,感受他伟大的人格力量!

学情分析:

五年级上半学期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解语句的能力,对抓住关键词语品悟语言内涵有初步的了解。学习诺贝尔研究探索炸药这一部分时,可以放手让学生潜心自读,找出触动自己心灵的地方认真体会,然后再读读议议,力求读出自己对语言的感悟。纵观全文,学生或多或少都能从字里行间读出诺贝尔毫不气馁、执着追求的精神。但对人物形象关注的不够全面,对“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的理解会比较片面或肤浅。在学生个人理解不能全面的情况下,可借助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集小组成员的智慧,对诺贝尔这一人物有一个较全面、较深刻的理解。学生在对“投入整个生命”理解的过程中,也是为撰写诺贝尔的小传做了一些铺垫。

        

时间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2

常规性积累

诵读诺贝尔的名言

诵读、背诵


2

核心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回顾人物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诺贝尔有了什么了解?

2、这节课,我们将继续了解诺贝尔。

个别说

1、预设:能说出诺贝尔出生、逝世的时间和地点,发明炸药的三个阶段等。

25

 

 

 

 

 

 

 

活动二:

品词析句,揣摩画面,感受科学精神。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3-9自然段,你对诺贝尔有了什么更深的认识。在感受深的地方作上批注。

2、交流反馈,互动讨论。

预设一: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出示6-7小节)

 

 

 

 

 

 

预设二: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突然,……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

1.小组学习

出示要求:

(1)再读一读第8、9自然段,划出特别能触动你的地方,想一想:为什么?

(2)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及时简要记录你新的收获。

(3)准备汇报你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2.组际交流

自主默读思考

 

 

 

 

 

互动交流

 

 

 

 

 

 

 

 

 

 

 

 

 

 

 

 

 

先自主学习,再组内合作学习。

 

 

 

组际交流

多形式地诵读第8、9自然段

 

 

 

 

 

 

当学生交流到诺贝尔处境艰难时,追问:此时,诺贝尔还能坚持他的研究吗?

1、回读、理解第4小节,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从小立志发明让诺贝尔能坚持研究。

2、联系第7小节,理解“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感悟诺贝尔痛苦却依然执着的内心。

3、结合课外阅读,理解诺贝尔面临的阻碍——政府的反对、市民的唾骂等等。进一步体悟其“毫不气馁”。

 

 

 

关注各小组学习状态,了解各小组学习进展,适时适度点拨,搜集各小组的资源。

 

 

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补充、质疑等,并通过朗读指导体悟这段描写的精彩生动。同时,梳理品读语言的方法。

12

活动三:

凸显品德,彰显人文,升华情感体验。

 

1、出示:“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这的“整个生命”具体指什么?

2、诺贝尔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齐读第十自然段,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诺贝尔?

3、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请大家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小传。

要求:1、写明诺贝尔的出生时间、地点、国籍、身份等生平情况;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诺贝尔的发明炸药的艰难历程,表达出你对诺贝尔的崇敬之情。

 

 

生交流理解

 

 

学生齐读第10自然段,交流理解

 

 

 

 

学生自写

 

 

交流小传,互评

 

理解“整个生命”具体指诺贝尔所有的精力,所有的热情,所有的时间,所有普通人应有的悠闲生活、亲情等。

 

尊重学生个体的理解,引导把自己的理解表达清楚、深入、真切。

 

 

 

 

搜集学生写小传时的亮点和问题。

 

对共性问题针对性指导。

1

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做些什么?

2、今年的12月10即将临近,又有哪些人获得诺贝尔奖呢?请同学们课后关注了解。

 

畅谈收获

 

在交流互动中,总结人物形象,升华内心情感。


作业

1、阅读《诺贝尔转》

2、收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

板书设计

                诺贝尔

           发明炸药     造福人类

                      毫不气馁

     设立诺贝尔奖     无私奉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 春江镇圩塘永新路46号   电话:0519-85770010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