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 忆江南 | 教时 | 一 | ||||
重点与难 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对江南景色的赞美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生通过舞蹈片段的拓展欣赏,感受江南音乐的柔美。 3.欣赏《姑苏行》,学生能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对ABA体裁有初步了解。 | 1学生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生能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对ABA体裁有初步了解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组织教学 | 师生问好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 ||||||
活动一 | 1、歌曲导入《又唱江南》 师:同学们你知道哪些江南的歌曲? 预设回答:《紫竹调》等,并请学生唱一唱。 2、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美妙的歌声一起走进甜甜的江南。[宋祖英《又唱江南》] 师:江南美呀,这首由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又唱江南就表达了人们对江南的热爱、赞美之情。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文人墨客创作过许多诗词来赞美江南。 1、朗诵诗歌 师:这首诗你们熟悉吗?这首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忆江南》是他晚年回忆江南时所写的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体会一下。 2、听范唱感受情绪 师:如果将这首诗唱出来,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滋味呢? 问:唱和朗诵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划旋律线感受旋律起伏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忆江南》。首先一起跟着老师划一划旋律线。 问:起伏大吗? 4、用LU哼唱,注意附点、连音线 师:我们一起用LU来哼一哼旋律。边唱边体会一下节奏有何特点? 师:还有什么?预设回答:连音线 师:连音线连接相同的音符,那么5唱几拍? 预设回答:3拍 5、用U哼唱提出圆滑线 师:看歌谱中多了些什么?是连音线吗? 师:我们用U带上微笑,加上圆滑线唱一唱,有什么感受? 6、填词演唱 师:现在我们轻轻的把歌词填进去唱一唱,仔细观察词和谱的结合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这样的结合让我们感受到曲子更加柔美了。 7、难点解决 师:提出困难句,要求声断气不断 8、完整演唱 9:饱含深情看着老师指挥演唱 过度:同学们唱的真美,我仿佛已经置身于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中了,听远远传来了悠扬的音乐声。《姑苏行》 |
有感情的朗诵
欣赏师范唱《忆江南》
生:舒缓的、平稳的
节奏中有一些附点。 师生接龙:老师来唱前面的谱,同学们到5的时候接进来,注意唱足时值。 是圆滑线,因为连接不同的音符。
一字多音
|
更加丰富,更能表达诗人的情感。
小结:这样的旋律显得曲子非常优美。 有了这些附点节奏,歌曲就变得更加抑扬顿挫了。
圆滑线起到圆滑连贯的作用和时值无关。
| ||||
活动二:学唱歌曲 | |||||||
活动三:巩固 | |||||||
活动四: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 师:你们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你能用老师给你的几个颜色选择一下用哪几个颜色更能表现音乐各部分的情绪。 (蓝、绿、红、橙、) 预设回答:绿、橙、绿 师:江南的景美、歌美,舞也美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个舞蹈片段《雨巷》,从中你能体会到江南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小结:粉墙黛瓦、青石小桥,优美的旋律带领我们进入了烟雨蒙蒙女性般柔美的江南。让我们带着这份美期待下节课的到来。 | 笛子
生:评价并说出理由。
优美柔和,委婉抒情
| 竹子是我们江南的特产,刚才我们欣赏到的曲笛几乎成了江南水乡的符号,它的曲名叫《姑苏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