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 第三课《雕泥板》 | 教时 | 第一课时 | ||
日期 | 月 日 | ||||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范图,了解作品的作用,尝试利用刀刻或用泥皮、泥条来做自由制作、装饰和表现,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发挥潜能。 2、通过展示、相互交流、收藏等形式,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
重点与 难点 | 重点:通过欣赏,大胆利用工具进行创作。 难点:作品的立意与制作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常规性积累 | 你知道“活字印刷术”吗?你知道什么是“浮雕”? | 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进行了解。
| 现有学生交流,教师再进行总结。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印刷方法,使用可以移动的木刻字、金属或胶泥字块,用来取代传统的抄写,或是无法重复使用的雕版。 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 | ||
活动一: 让学生初步了解浮雕艺术 | 介绍浮雕艺术的特点: 1.浮雕艺术的作用:美化生活、演绎历史、陶冶性情、收藏等。 2.浮雕艺术的材质:多为泥、石头或木头。 3.浮雕艺术的形状:不拘泥于外形,可以是多种多样。 4.浮雕艺术的内容:多样化,动物、花鸟、人物、历史故事以及抽象图形。 | 学生认真聆听,了解浮雕的艺术特色。
| 教师可以先提问,再说出答案,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 ||
活动二: 欣赏范图,感受不同时代,地域的作品。
| 欣赏课本中的范画作品,教师进行简单的介绍。 1、中国古代民间瓦当既有装饰作用又有辟邪作用。 2、中国民间常用木雕来装 | 学生通过欣赏深入了解雕泥板
|
1、教师展示图片及事物,让学生欣赏。 | ||
饰房屋和家具,小朋友们看看这幅《封神榜》作品,说一说他的造型特点和色彩。 3、古埃及石板浮雕它表现的是日常生活场景,注意观察树的处理方法。 4、八千年前的非洲原始人对动物的概括能力真是叫人叹服,看看这两只长颈鹿,要是你来雕刻,你也会夸张它的脖子和腿吗? 5、《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故事听说过吗?欣赏清代的砖雕,与你想象的一样吗? 6、古罗马帝国石浮雕讲诉的故事是否让你觉得既神秘又好奇?对照图你猜猜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 2、可以由老师介绍,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多角度地讲述某一幅范作。 | ||||
活动三: 指导学生勾勒草图
| 1.你准备设计什么样的泥板呢? 2.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立意要新奇,有独特个性,并要注意形式美感。 | 1、学生讨论
2、画草图 |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方案并勾勒草图。
2、学生画草图,教师一旁指导。 | ||
活动四: 总结整理 | 1、整理书桌 2、布置下节课需要准备的工具材料。 | 泥(橡皮泥)、泥雕工具、设计图 | |||
板书设计 | 雕泥板
浮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