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和乐教师>>教师博客>>教学设计>>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0519-85770010

教学设计

声音的传播教案
发布时间:2016-04-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巢艳丽

《声音的传播》教案

http://{域名已经过期}/Jiaoxue/contents/2012-5/111398.html

 

一、复习旧知,揭示新课。
师:(摇铃铛,进课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到了声音?(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声音的知识。在学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声音是怎么产生的?(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齐读课题。看到了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或:你认为我们这节课回学到哪些知识?)
生:声音是向着什么方向传播的?(声音的传播方向有什么特点?)
生: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生:是不是有谁在帮助声音呢?
……
师:同学们通过认真思考,提出了好多问题,我们这节课就把这些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不好?
二、共同研究,学习新知。
(一)、通过实验,了解声音传播的方向。
1、讲述: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声音传播的方向有什么特点?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2、老师请一个同学在教室中间摇铃铛,其余同学认真听,并思考:声音是向着什么方向传播的?
生:(讨论)声音向着前面传播。
生:声音向着后面传播。
生:声音向着左边传播。
生:声音向着右边传播。
师:这位同学,请你把铃铛桌面下摇一摇,我们在听一听,同学们能听到嘛?(能)这说明声音能---向下传播。
师:请把铃铛拿到头上摇一摇,你们能听到吗?(能)这说明声音能----向上传播。
师:声音能向前、后、左、右、上、下传播,我们用一个词来说声音可以向着---四面八方。对,声音能向着四面八方传播。(板书:四面八方)也就是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四面八方。
(二)、设置实验,指导学生认识声音传播的方式。
1、讲述:我们已经知道声音传播的方向,接下来我们来研究声音是怎样向外传播的?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老师这里有一个栓有小球的纸屏和一面鼓,我把纸屏立在桌子上,在纸屏的一侧有节奏地敲鼓,当鼓响地时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纸屏上的小球在跳动。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敲一敲,看是不是也一样?(指名敲)
生:小球一样在跳动。
师:是什么使小球振动呢?
生:鼓声。
师:鼓声是通过什么办法使小球振动呢?同学们先别急,咱们来看一看大屏幕。(演示多媒体)
这是大家最熟悉的水面,如果往平静的水面投下一块石块,水面会出现什么变化?请注意观察。
生:水面会出现一圈一圈向外传播的波纹。
师:我们把这种不断向外扩散的波纹叫水波。大家联想一下,声音的传播和水波有相同的地方吗?
生:想象。
师:请同学读第56页倒数第二自然断。
生:自读。
师:读完这一段话,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声音就像水波一样一圈一圈地传播。
生:
师:(出示多媒体)是的,声音传播和水波的产生一样,当物体振动的时候会引起周围空气跟着振动,形成了不断振动着的声音波浪,这种声音的波浪叫做声波。(板书:声波--齐读)声音就是用声波的方式传播的。(板书:方式)
师:声波和水波一样可以一圈一圈不断向外传播。但不同的是水波只能沿着水面传播,而声音却可以朝着哪些方向传播呢?
生:四面八方
师:同学们现在知道鼓声是怎样使小球振动了吗?谁来说说?
生:敲鼓时,鼓声的声波传到纸屏,引起纸屏的振动,我们就看到了小球跳动。
生:敲鼓时,声波一圈一圈传到了纸屏,引起纸屏的振动。因此小球在跳动。
师:你真聪明!我们一起读56面最后一段。
师:(出示投影)是的,刚才老师敲鼓,鼓声的声波也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我们都听到了鼓声。
(三)、指导学生认识声音的传播途径。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师:我们已经知道声音就是用声波的方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那么,是不是有声音我们的耳朵都能听到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讲解:这是科学家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罩立放进一个电铃,人们在罩外可以听到铃声。于是用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去时,人们只能看到铃槌在动,却听不见铃声了。是不是有谁帮助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呢?那又是谁在帮助声音呢?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动画)。通过看到的画面,讨论:人和发声物体(电铃)之间隔着什么?这说明声音可以通过什么物体进行传播?
生:(讨论回答)人和发声物体之间隔着空气。
生:这说明声音可以通过空气进行传播。
生:声音能在空气进行传播。
师:(小结)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空气是一种气体,所以说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板书:气体)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54面,完成两道填空题。
生:完成题目----齐读。
2、动手操作,共同探究声音能在固体、气体中传播。
师: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还有哪些物体能帮助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呢?(让学生猜想)要弄清这个问题,老师要大家在实验中找到答案。
(2)、(提出实验要求)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的实验器材:有吸管、水、小球、水槽、小棰、塑料杯、玻璃杯、小木块、闹钟(注意:要把闹钟放入水中时,先要进行防水措施。)、、、
(3)、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你的猜想做实验,你们要注意观察试验结果,然后讨论得出实验的结论好吗?(注意:我们全班一起做实验,为了便于你们听到自己小组内发出的声音,请你们水自己组内同学的名字,声音稍微的轻一点,尽可能不要影响其他小组,记住了。还有,如果你们实验时间有多的话,你们可以寻找身边的任何材料,做同样的研究,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答案。)
生: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师:(全班交流)谁找到帮助声音传播的东西?
生:原来玻璃杯能帮助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
师:像玻璃杯一样能帮助声音传播的,又是固体的物体还有吗?
生:有,塑料杯,小木块、、、、、
师: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么多物体,又都是固体,能帮助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
生:因此,我们可以说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板书:固体)
师:还有什么物体能帮助声音传播呢?
生:水能帮助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
师:你真棒!水是液体,因此我们还可以说
生:液体能帮助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
师:也可以说,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板书:液体)
3、综合认识声音的传播途径。
师:通过以上研究,声音能在哪些物质中传播?
生: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师: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的结论,这就是声音的传播途径。
(板书:途径)
三、运用新知,拓展延伸。
师:物体振动发声时产生的声波可以四面八方地向远处传播,当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我们就听到了声音。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经常会应用到气体、固体、液体传播声音的性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液体传声的运用
讲述:(出示多媒体)科学家为了提高捕鱼量,通过研究,发现有的鱼对某种声音特别敏感,会向发声地方向游去,就研究出一种电子发生器,电子发生器一但发出声音,鱼群就会向电子发生器地方向*拢,就游进网里,大大提高了捕鱼量。同学们现在就这种现象想一想,科学家利用了声音能在什么物质中传播的性质?
生:科学家利用了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性质。
2、固体传声的运用。
师:(出示多媒体)同学们看另外的例子,看家狗睡觉时,总是把耳朵紧贴在地板上。当有人走进时,它马上就能知道。同学们你们能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解释吗?(请讨论一下)
生:这是利用物体能在固体中传播的性质。
3、气体传声的运用。
师(出示多媒体,能听到声音的画面):前面两个例子利用了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的道理,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没有抬头看天空,却知道飞机正从头顶的空中飞过。谁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
生:这是利用了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的道理。
师:是的,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生:屋里的人听到门外的脚步声,就知道有人来了。(这是利用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的道理。)
生:上一层的同学敲地板,我们能听到声音。(这是利用声音能在固体、气体中传播的道理)
生:钓鱼时,我们在岸上要保持安静,一但发出声响,就会把鱼吓跑。(这是利用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性质。)
师:(总结)同学们,自然界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类的发明创造往往是受到大自然的启迪,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一定能发现自然界中的奥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 春江镇圩塘永新路46号   电话:0519-85770010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