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 第四课《我的地图》 | 教时 | 第一课时 | ||
日期 | 月 日 | ||||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情趣化的点、线、面去表现地图的方法。 2、主动探索、尝试、表现,拓宽思维空间,掌握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的技巧。 3、认识地图的真正价值,在相互欣赏、交流、评价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交际能力和游戏能力。 |
重点与 难点 | 重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利用点、线、面、色和手工制作手段等美术语言去创作自己满意的地图。 难点:学生在表现中如何能够画出地图的标识物;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如何拓展学生的表现手段和创新能力等。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常规性积累 | 怎么样恰到好处的运用点线面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 尝试练习:穿插的效果,重叠的效果…… | 边讨论边进行尝试练习 | ||
活动一: 游戏导入,激发情趣。 | 老师扮作一位外地游客到常州,向同学们打听去恐龙园怎么走? 要是有了地图就好了,从地图上看就一目了然。今天我们学习《我的地图》 | 请学生回答,学生可做两种表述方法,一种是语言来表述,一种是以地图来表述。 | 通过打听去恐龙园的路线,从而让学生明白地图的直接性,激发学生探索地图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 ||
活动二: 欣赏地图,理解要意。 | 教师出示几幅地图,其中有实录性地图和情趣化地图,请学生比一比两种地图的不同地方? | 学生对两种形式地图进行比较: 实录性地图是根据地形,地貌而绘制的平面比例地图; 情趣化地图是根据大概的地形、地貌进行情趣化、形象化的绘制。 | 师生相互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在认识实录性地图时教师可以讲解一些简单的地图知识。 对儿童来说情趣化地图是一种游戏和生活尝试,教师对地图的表现特点可以做出激发和引导。 | ||
活动三: 回忆想象,情趣表现。
| 1、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熟悉的场所进行回忆,以从家到学校的路线为例? 2、谁能大胆的把路线图画出来呢? 3、第一次作业:让学生画出简单的路线图。 4、路线图有了,为了让地 图更加有趣、有个性,我们还要把路旁的重要景物表现出来。 5、第二次作业:你们也试试看添画出路边的重要景物。 | 1、请小组同学相互说一说,并请几位学生代表进行表述。
2、学生上台进行尝试。 3、进行第一次作业。 4、看老师示范添画 景物,学习添画的方法。
5、学生进行作业的完善。 |
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表述并且能够上台演示,如果实在不行,教师可以与学生合作完成,由学生说教师绘制。
学生画出简单的路线图,教师个别指导。 教师示范时可以和学生 进行合作,边说边画。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 ||
活动四: 借图神游,情趣评价。 | 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游玩参观。 | 学生作为导游,根据自己的地图,向大家介绍从家到学校的路线。 | 本环节以集中点评、生生互动,师生互评为主,把地图的情趣化作为评价的重点。 | ||
活动五: 课后拓展,收集资料。 |
课后进行实地观察,看看自己的地图与实际有没有区别,需要作何更改? | 学生课后进行作业修改。 | 这一环节让学生意识到地图上的标志性景物的重要性,提醒孩子平时要足以观察生活。 | ||
板书设计 |
我的地图 实录性地图 情趣化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