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 认识固体
| 教时 | 第 1 课时 | |||||
日期 | 3月 20日 | ||||||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样的物体是固体;什么样的物体是液体。 2、知道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 3、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混合前后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4、能够运用我种感官和借助工具进行观察。 5、能够对周围常见物体进行分类。
| 重点 与 难点 |
重点:知道固体的性质。 难点:通过辨析物体的形态来认识固体。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常规性积累 导入新课 | 1.谈话:关于固体和液体你都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提问:哪些物体是固体?哪些物体是液体?固体液体有哪些特点?
| 学生汇报 | 1、教师从学生的认知入手,让学生给桌子上的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引出学生已有的认识,进而引出课题 | ||||
核心过程 | |||||||
活动一 分类固体和液体 | 1、教师出示铅笔盒、布、鸡蛋、勺子、石头、水、胶水、面粉。 2、提问:你们能给这些物体分成固体和液体吗? 出示面粉和水,“和面”活动。 3、设疑:和出的面糊是固体吗? 4、你们都带来了哪些固体。 5、教师提示学生要用各种方法观察(用眼看、用手摸、用工具研究), 6、谈话:看看书上30页下图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7、你在生活中还见过要把固体混合或者分离的例子吗?
| 。 1、学生分类并回答。
2、学生讨论,产生疑问。 3、学生争论,教师讲解中间物质。牙膏和面糊都是混合体,称为“流体” 4、小组确定研究哪几种固体。 5、从各方面观察(如颜色、形状、软硬、透明度),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6、汇报研究结果,描述固体的性质。 他们认识到因为不同的需要要把不同物体混合或分离 7、汇报:炒菜时把不同的菜和作料混合起来,把糖放进水里,把沙子从米里捡出来等 | 1、教师设问导读 2、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营造一个自学交流的学习氛围。
3、学生对固体运用多种感官、多种角度和多种方法进行分类
4、教师提问还能举出生活中一些相似的物体,真正到达了学而用之。 | ||||
活动二 认识固体的性质 | |||||||
活动三 固体分离和混合的应用
| |||||||
三、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巩固和应用 | 1.布置任务:在1分钟内将混合后的黄豆、面粉、大米分离。 2.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们分离?
| 发筛子,动手实验。 | 1、教师提出要求, 2、学生接收功效很不错, | ||||
板书设计 |
1. 认识固体 重量不变 混合
固体 体积变小 (有一定形状) 分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