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反思 一、研读教材,找出文章的“美”。 《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文章,开头就是一个富有意境的特写:“远远望去,那棵大树很美。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我向大树走去。”镜头由远到近,有整体到局部,有朦胧到清晰。课题是“做一片美的叶子”,为什么先写大树很美?为什么把大树比作“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文章重点是写树还是写叶子?如果重点写叶子,那么,为什么又要先呈现大树的美?这是我拿到教材以后,产生的一些思考,我认为只有把这些问题研读清楚了,才能以清晰的思路引领学生领略文章内在结构之美。那么,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呢?我认为有几点是值得揣摩的:第一,大树的美因何而来?是由无数片美的叶子装扮起来的。无数片绿叶构成远方大树这多“绿色的云”,无数片叶子随风轻轻飘动,仿佛云儿从地平线上升起;第二,做一片美的叶子的目的是什么?研读整篇文章应该清楚,目的是“为大树而生”,成就整个大树的美;第三,作者创作这首富有生活哲理的现代散文诗的意义何在?让我们的孩子学做一片富有个性的(“形态各异”)、乐于奉献的(为大树提供“生命的乳汁”)、有集体主义观念的(“绿叶为大树而生”)生活的美的叶子。同一棵大树上的叶子相似但不相同,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是一种和而不同之美,这是一种“大同”之美,和谐之美,这才是我们追求的人生美的最高境界:每一个团队都是一棵大树,每一位成员在团队中和谐相处,人人修炼自我,超越自我,以自身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为团队增光添彩,装饰团队大树整体的美。 二、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 反复研读了教材,由于是一首散文诗,所以对文中的每句话都进行了推敲。从何处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怎样体现教学的重难点,还是进行了一番思考,孩子们读课题时的语气语调给了我启示,请了几个孩子读课题,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重读了“美”和“做”两个字,是呀,叶子美在哪,怎样做一片美的叶子不就是课文要想我们阐述的吗?课堂上就抓住了这两个有价值的研讨问题,让孩子们充分走进文本,紧扣这两个问题,孩子们在课文当中找出了叶子“外表美”因为它们“形态各异”,又找出了叶子“内在美”因为它们为大树输送“乳汁”,于是课文的前半段迎刃而解。接着,围绕“怎样做一片美的叶子”,孩子们先从课文入手,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纷纷说出了“国家领导人是美的叶子,航天英雄是美的叶子,清洁工人是美的叶子……”一个看似较难理解的抽象的寓意就在孩子你一言我一语中得到了发掘和理解。古人云“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语文教学要重视整体感悟,不要把课文教得很“碎”,抓住主问题这个“领子”做到纲举而目张。
|
栏目列表
0519-85770010
教学设计
第 一单元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6-09-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娟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