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和乐教师>>教师博客>>教学设计>>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0519-85770010

教学设计

《雾凇》
发布时间:2019-01-1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鞠益萍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23、雾凇

教时

  第一课时

日期

     11月22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初步感受雾凇的美。

 

重点与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   学   过   程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积累

搜集背诵与冬天有关的成语

学生自主背诵

学生自由诵读

教师伺机指导

活动一:

揭示课题激趣质疑

1、同学们,大家知道桂林山水吗?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与“桂林山水”齐名的我国著名的四大自然景观,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它们是:长江三峡、云南石林、还有就是吉林雾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吉林雾凇的文章。(板书并齐读课题:雾凇,

2、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要问的?你想知道什么?

1、读课题要求学生书空题目。

 

2、质疑课题。

 

 

 

学生质疑课题

教师有效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

活动二:

自主阅读初读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1、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树

雾凇 十里长堤  凝结 摄氏

夜幕降临 零下 淹没 模糊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二)带着刚刚的问题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自由读课文。

2、交流。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描述了吉林雾凇奇观。

第二部分:说明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第三部分:人们观赏赞叹雾凇美景。

读好长句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学生互相正音:注意:“堤”,应该读dī,不要读成tí;

“畔”应读pàn,不要读成bàn。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指导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

 

 

 

 

 

 

 

 

 

 

 

 

活动三:

学习奇观,感受美景。(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文中是怎样来形容雾凇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己来读读第一小节。多美的雾淞啊!文中是怎样形容雾凇的呢?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你从这句话中哪儿感受到雾凇的美了?

2、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再次感受它的美。(齐读)

 

 

 

生朗读第一小节,体会想象雾凇的美。

看图片想象读。

 

 

 

    指名回答   相机板书:(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

这么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谁来试试?(指名读)

 

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1、书写指导。

2、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凝、零、雾”笔画较多,要看清笔画,注意笔顺,“凝”字第三笔为撇,第九笔为点,“零”字最后一点不要忘了。“氏”字不要写成“氐”。

 

  认真书写生字,全班反馈。

板书设计

                      23  雾凇 (奇观)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树

                  雾凇   十里长堤  凝结 摄氏

                  夜幕降临   零下 淹没 模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 春江镇圩塘永新路46号   电话:0519-85770010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