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7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一、谈话导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有老朋友来临时,你是怎样欢迎的呢?
2、其实,在2500年前的一位老师,也曾说过一句欢迎朋友的话(对呀,有朋自远方来,)【ppt】。
你知道它是谁说的吗?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二、了解《论语》
1、了解论语,【ppt】出示图片、介绍。
三、学习名言
过渡:北宋开国宰相赵普曾说过一句话:“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你看,在赵普的眼中,论语多么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
1、【ppt】名言,自由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做上记号。
2、指导读准字音:哪些字不会读?(随机解词并读好句子)
说:同“悦” 焉:语气助词。
罔:迷惘,迷惑不解。 殆:懈怠
悱: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 矣:语气词,相当于“了”。(渗透文言知识:助词)
(讲到语气助词时,让学生找找还有哪些?之、乎、者、也)伺机出现相关语句。
3、学生练读:自读、同桌读,指名读,齐读。
4、指导理解名言
(1)自读:这几句话的意思你懂吗?把不懂的词找出来,问问你的同桌,两个讨论讨论,学问学问,就是要问吗?再不懂的做上记号。
(2)和同伴讨论名言的意思。
(3)全班交流
5、读读背背。给你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你能背几句?
6、拓展: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7、总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几句话都是和学习有关的,今天学习了“学习之道”。要有选“择”地学,学习要有“思”考地学,学习要经常“温”习,要不耻下“问”,要快“乐”地学习,这才是——学习之道。
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过渡:孔子不仅在学习上给我们提出了精妙的见解,而且在为人处事,教学上也给我们提出了相当不错的见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ppt】出示成语,自读。
2、指名读,正音:诣、诲、倚
3、齐读
4、理解成语意思。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ppt】
5、指导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达到熟记的程度。读读背背。
6、运用练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