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s》 教学反思
我所上的课题dream是在我们上完Module1后,学生学会句型I/She/He can…but I/ she/ he can’t…以及职业的相关知识后再构的一篇阅读课。通过本节课主要要完成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听懂、会说句型:(1).I… with my hands. (2)…. works hard. (3)What do you want to be?I want to be a/an… It’s…2.以篇章为载体,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提取信息并运用相关语言展开信息交流,同时培养学生的一些能力、技巧,如阅读能力以及听的能力等等。3. 通过阅读Evans的个人成长经历,让学生能够对“有志者,事竟成”产生共一些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 学生能听、会说句型:(1).I… with my hands. (2)…. works hard. (3)What do you want to be?I want to be a/an… It’s…2. 学生能读懂文章,并能完成练习,且完成率较好。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阅读篇目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产生共鸣。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侧重学生思维的激活以及一些阅读方法的渗透、指导。
下面简要的对本课进行一个回顾:
1.我用一首英文歌曲I have a dream 导入本课的课题dream.
2.用“眼明耳快”复习职业
3.用guess 游戏来引出单词cleaner. 这里我不是直接用呈现图片的形式呈现单词,而是采用一句一句层现信息,让学生结合本身的知识经验进行猜测,这样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激活。同时这里选用cleaner这个职业主要是为了说明work hard.因为相对于其他职业,学生对于cleaner较为熟悉,更容易理解work hard.不仅解决了词意,同时为本节课的中心埋下伏笔。
4.本课中,在引出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I want to be a/an… It’s…的方式也是我们较为满意的。本课从说老师的梦想,I want to be a super teacher. That’s my dream.到Ben, Wendy, Eddie的梦想,用理解的方式解决了问句的意思,然后到Pair work, 到chant,一步步,最终都为解决本课的重点知识服务。
5.对于本节课的第一小段阅读篇目从听入手,而后到阅读完成题目,并且巧妙地解决了with的词意,同时让学生用I… with my hands.表达。第二段阅读篇目从自制的一段视频入手,然后也是通过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不管是听录音还是看视频,我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这样能帮助学生明确任务,带着问题去听,看,使学习更有实效。再者,在学生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我渗透一些阅读小提示,都能促进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
6.对于本节课的情感方面的升华,我采用直观的手段,首先是通过一则Evens的钢琴弹奏来说明,接着让学生看一段残疾人的视频,说明他们身残志不残,表明学生只要自己有目标也能做的很棒。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在这方面还是有一些共鸣的。
课后我也进行了积极地反思,以下几个方面觉得不足:
1.课堂时间把握不够。本节课由于多媒体原因,临时将教室换到四(6)班,由于准备的仓促,忘记戴手表。所以深怕课堂完成不了,所以有些步骤过于匆忙,时间分配不是很到位。
2.最后一环结预设不够。在段内的磨课中,我们都没有真正落实该环节,原因一方面是课堂时间较紧,没有时间落实;另一方面是,学生在上完本课后,没有产生共鸣。本节课,上完之后也没能将最后一环结上出彩,是本堂课的一个败笔。课后老师们给了我一些建议,可以让孩子们站在残疾人的角度,选取其中的人物进行阐述:I’m… I have no … But I have a dream. I want to be a… I will work hard. I will … everyday. 这样学生就会更有话说,而且将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再一次进行了运用,提升,不会让听课的老师听了之后不知所以然。
3.上完课后,我看看每个环节,好像都是环环相扣,但是较之去年的阅读课seasons比较,好像没有任何突破,尤其是在本学期的文本再构这块,于是我找Mary 来给我评课,她指出了我的出路所在:a. 教学模式的转变。从我的这堂课上看,我还是从词到句,老模式。回想“长三角”中上海老师的课,他们构出来的文章层层递进,由问题作为引子,带领这孩子们在阅读篇目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单词,句子,即由语篇促进单词句子的学习。再者,就是对于篇章的定位处理,分析原因,这主要与本人的能力有关,对于理解性的东西有失偏颇,Mary 给我的建议我觉得很受用,就是语文老师在文本处理这块经验很是丰富,今后可以多听他们的课,从中吸取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