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习,我快乐”教学反思
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能在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这是每个教师应该追求的境界。在教学中,我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做了一些尝试。
一、灵活导入,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三年级孩子好奇心很大,上课开始,学生本来怀着美好的期待,如果老师生硬干瘪地直奔主题,虽然目标比较明确,但多少有些让学生失望,如果能够以一个新鲜的、恰当的内容作为话题,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走进课文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该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吧。
设计导语,不能为兴趣而兴趣,哗众取宠是没有必要的,教师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准确的有创新意义的切入点,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顺利地将他们领入学习的广阔天地中来。
导入的方法很多,比如故事导入、谜语导入、对联导入、实物导入、插图导入、影视导入、情景导入等等。
二、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课堂上,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就是问答,那么,教师的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巧妙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因此,“问”要问得准,问得活,问得巧,问到点子上去。一个善于提问的老师,要善于在学生思路不畅时帮助他拨开迷雾,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要确信,只要问题问到兴奋点上,学生便不会无动于衷,而只会千言万语一吐为快。在这个过程中,求新求异的思维火花就会迸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