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分两个部分进行的,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及书写格式和要求。在这部分教学中我也发现学生在理解上比较容易,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具体的计算中,特别是书写的格式。在后面的练习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强调和训练。第二部分主要是结合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初步的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在教学中我着重是引导学生对此类问题进行观察和比较,找到相同之处,引导学生归纳出此类问题的基本结构。接着重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的方法,关键是让学生说清先求什么。从课堂学生的表现看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大部分学生可以主动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解答的思路也比较清晰。
这个内容的教学对我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怎样让学生明白解题的思路。而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也十分严重,好的学生不需指导,自己阅读题目之后就能解答,并且讲得头头是道;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不能理解题意,题目都不能读连贯,更别提解题,甚至讲清题意后还不会列式,对于解题只是敷行了事,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也不知道自己算出来的是什么。唯一的方法是只有在上课尽量让会说的孩子带动其他孩子来理解来表达,老师则是尽量引导学生多读题并提示根据哪两个条件提出一个问题,上课多一些时间给孩子去理解去思考去学习。在新授时,我先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一共有224本书。然后我问:“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当学生提到“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时,我要求学生独立解答,指名用不同方法做的学生板演,再请他们分别说说你先算的是什么,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解决的,然后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学生在说的时候说的还比较清楚,最后我进行了总结:解决问题时关键要先找准有联系的两个条件求出中间问题,找到中间问题,那么这道题就知道怎么做了。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2题学生完成的都很好,部分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并说出了每一步的意义。做第3题时就有部分学生出现了错误,原因是忽视了图中隐含的条件两个小朋友买球拍,结果就有学生用一步解答了。但学生问题主要出现在第5、6、7题,这几题题型相同,都与例题有所不同,虽然也用连除方法解决,但如果像例题那样用先乘后除的方法解决,先算的是什么,学生难以叙述清楚。
栏目列表
0519-85770010
教学反思
《连除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1-0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臧燕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