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和乐校园>>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0519-85770010

校园新闻

拨开云雾见青天,主题研修共成长
——记新北区乡村小学语文黄华萍骨干教师培育站第5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0-11-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赛男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飒飒秋雨中,天地间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打落的雨点匆匆,那是为了洗涤世界的尘埃;往来的行人匆匆,那是为了护送学子的平安;与会的教师匆匆,那是为了专业的发展。1119日,这个天地间雨伞开花的时候,常州市新北区乡村小学语文黄华萍骨干教师培育站全体人员齐聚圩塘中心小学,举行了第5次教师成长活动。本次活动共五项议程。

一、个性课堂展风采

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本次活动首先由杜琳老师、胡皓威老师及程书丽老师分别执教部编教材《慈母情深》、《搭船的鸟》及《海滨小城》。

杜琳老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出发点,以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她从单元要素出发,围绕“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师生在课文的重点、难点之处进行探索,交流互动,利用课文这个“例”,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实现“例”的增值。

胡皓威老师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平等、轻松、愉快。整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程书丽老师开篇以一些亚热带树木直观地带孩子们踏足了美丽的海滨小城,扎实地带孩子们辨析了两组生字,巧妙地引导孩子们抓住课文关键句理解了段落大意在品析了课文的色彩美与动态美后,自然地梳理了整节课的思路。

这三节课,孩子们在课堂中听得认真,学得踏实,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辨析能力、想象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深入点评释疑惑

节课后,位执教老师围绕单元要素、课文在单元中所处的位置、教学目标以及目标达成四方面进行了说课,并就自己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困惑本次活动我们有幸请到了新北区语文教研员薛辉校长莅临指导。薛校提出:教师要做一位引航员,要重视思维的生长和提升,让思维看得见,让语言在生长,让精神更充盈,让生命在延展。薛校长就三节课从三个纬度进行了点评:

1、灵活开放

纵观《慈母情深》一课,亮点纷呈,突出表现在四方面:

(1)开放式问题的设计:以一个开放性的大问题“鼻子一酸”导入,对内容的切割与取舍恰到好处,以小见大,抓住了情感的出发点。

(2)推波助澜式的品析:由如今的富裕生活联想对比课文中母子生活的艰辛不易,鼓励学生自己去找、去看、去思考,恶劣的环境、弯曲的脊背、疲惫的眼神、龟裂的手指层层推进,学生自然而然将文章读透了。

(3)结构化的板书:左侧提供了内容支架,右侧部署了表达方法,如此一来,较好的体现了读文的视角和方法。

(4)思维整合式的读写结合:“那一天”这个抒情式的议论在文章中反复出现,通过朗读来体现学生思维的统整,始终记得板书为写作而服务。

对于杜老师提出的困惑,薛校建议可以先扎实地梳理文脉。文章着力通过“我要买书”这件事体会到母亲的情深情深何处应关注母亲对于买书的态度与做法,文中“掏”、“塞”、“凑”三个动作可见母亲态度之高兴,动作之果断。再次聚焦这三个动作,细细品味后便可挖掘出其中的内涵与深意,接着放大动作勾连前方设计的四个角度,最后从情感回溯到文章,水到渠成。

2、从容淡定

胡老师《搭船的鸟》一课,精彩不断,对于指向习作的观察类课文要教什么、怎么教胡老师早已成竹在胸,于是达到了和孩子们的融洽对话:

(1)明确观察的方法: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思考;

(2)教学设计有层次有阶梯:首先通过课时谈话,关注了今天上学时不同以往的景致,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随后关注了作者的第一个观察发现——搭船的鸟;最后聚焦翠鸟外形观察方法的指导,层层铺垫,逐步推进。

(3)突出的中年段教学特点:生字词的教学、片段教学安排合理;

(4)关注朗读,关注孩子的思维:思考问题时,由读到说,从说回读,设计多种指向阅读的方式,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对于课堂的改进,薛校认为最后的练笔环节如果能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则更能起孩子的表达欲望。同时在学生回答后的回应与提升上,年轻教师要多下功夫,更加机智一些。

3、扎实敢为

视线拉回到程老师的《海滨小城》。统观全课,我们发现了她的大胆尝试与细致到位:

(1)重视了生字字形的辨析,敢花时间:四个生字“睬、踩”、“载、栽”识记充分;

(2)图文结合理解内容:海滨小城树木的图片、景色的图片等自然而直观,实现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转化,紧扣学生年段特点;

(3)关注语文要素:环环相扣,带领学生逐步达到对各自然段中关键句的把握。

对于此类描写美丽祖国、壮丽山河的文章,薛校指出如果能将课放到单元背景中去,学生在大情景下的学习会极富真实感。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课后习题,往往课文的脉络融化在课后开放性的习题中,将之结构化也就意味着课文思路的清晰。

薛校的点评高屋建瓴,独出机杼,使我们在教学研究和课堂实践层面得到了科学的指导,受益匪浅。对于语文要素的转化与落地,薛校还传授了大家几个法宝:

1、理清单元语文要素的结构——“列清单”,即梳理各年段语文要素,通透其中的关联与层次;

2、明确单元语文要素的目标;

3、设计语文要素落地的支架;

4、注意目标的达成效度:让学生将思维转化成文字。

这几个法宝简直是给年轻教师的教学之路点燃了黑暗中的一束火把,温暖而又光明,正可谓“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三、深入浅出品语言

更几番雨过,彩云无迹。小雨初歇,雨后的空气中夹带着一丝泥土的芬芳,湿软的风拂过帘幔,干净敞亮的会场里,大家正在聆听培育站领衔人黄华萍校长带来的讲座。

语言缺少了智慧,便如同大地少了阳光,多了些许暗色,少了些许明媚;就象佳肴少放了盐,枯燥乏味,人们便失去了欣赏的乐趣。本次讲座,黄校长就围绕教师的语言、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教师课堂语言之美进行了分享。

首先黄校长点出了教师语言的独特价值:是师生间的交流工具;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气度,是一种温情;是师生情感的神奇钥匙;是那五彩的阳光、是那风向标助跑器。接着黄校长通过数学家陈景润与复旦教师陈果的例子向大家阐述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这是自身素质的需要,可以提高上课的课堂品质,可以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灵。最黄校长将教师的课堂语言划分为种:温情之言、激励之言、机智之言、幽默之言、音韵之言。

语言是一门艺术,人们常说老师吃的是“开口饭”。修炼语言、展现魅力是老师一生的功课。整场讲座时间虽短,但意义非凡,侃侃而谈中诙谐的话语,让人感到无比轻松,却又收获匪浅。

四、注重修炼促发展

韩愈曾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作为一名老师,时刻要牢记身心兼修,技道并进八个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

本次活动的第四环节是由姚娟、宋毅、黄晶晶三位老师带来读书分享。姚老师与黄老师带领培育站小伙伴们导读了《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宋老师则带大家导读了《小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一书。三位老师皆细心准备了精美的课件,围绕书本的简介、作者的生涯、关键的内容、读后的感受及与教学的关联进行了分享。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给灵魂注入新鲜血液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身为教师,这是我们职业生涯的一门必修课。

五、名师领航导方向

本次活动,我们还邀请到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姜明红校长为大家作讲座——《走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变革》。整场讲座,姜校长旁征博引、收放自如。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抉择,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终会有成。机缘巧合下,姜校长发现了“深度学习”这个名词,通过幽默的实例,解读了“深度学习”的概念,从四个方面和大家做了深入的交流,让我们清晰了“深度学习”从哪里来,走向哪里,以及我们如何去抵达。整个讲座既有高深理论的支撑,也有来自一线的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以及时代风尚的把握,让大家享受了一次精神的盛宴。

听着姜校长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解,内心不由得十分叹服。叹服她的口才,叹服她的敏锐,叹服她的不断进取,叹服她的勤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朝朝暮暮、年年岁岁,永无止境,它就像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其中最引人深思的是她不经意间传达的教育理念:把自己放到学生中去。只有了解了自己所教的人,你才能知道该如何来育人。

风起,枯黄的落叶正在飘荡,充满生机的种子正在积蓄能量。教学不在朝夕,学习不在须臾。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挖掘放大。美丽的光中,快意的是收获,蕴含的是奋斗。学习之路漫漫,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教师必将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 春江镇圩塘永新路46号   电话:0519-85770010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