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其他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
端午习俗
端午节习俗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赛龙舟、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
端午安康
在这个端午小长假中,圩塘小学的和乐娃们纷纷行动起来,探究“粽香之源”,了解端午来历;体验“粽香过程”,感受劳动乐趣;品味“粽香之美”,享受节日气氛。
端午奇缘话习俗
同学们认真构思、精心设计,制作出一张张精美可爱的手抄报,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主动地去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地体验祖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意义。
粽叶飘香裹粽子
孩子们折粽叶,填糯米,裹粽叶,扎绳子,好不快乐。这就是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通过自己的努力,一个个青绿的粽子终于诞生啦!瞧!还挺有模有样的,香香的粽子,浓浓的气氛。自己裹的粽子还特别好吃!
(撰稿:徐玉 拍照:家长 审核:王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