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美景如画,十月天高云淡,10月20日,伴随着渐浓的秋意,圩塘中心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多媒体教室,参加新一周语文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黄华萍副校长莅临指导。
本次教研活动,钱彬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课堂伊始,钱老师让学生齐诵学过的两首诗,在诵读与欣赏中细细感受诗与词的变化。钱老师依托教材,借助纳兰性德的资料卡与出行西域图,学生由此获得支架,了解了词人写作的背景与心境的无奈之感。
顾艳琪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的小小说《桥》。《桥》篇幅极短,不足七百字的一篇小小说缺把一位老党员老支部书记的光辉形象永远铭刻在读者心头。顾老师带领孩子们层层渗透,娓娓道来,孩子们能轻松从文本中找到人物,说出情节,找到环境。主要抓住了洪水这条线索,集中呈现描写洪水的句子,学生渐渐发现环境愈加恶劣,事态便更加危急,体会到了环境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随后,语文组的李萍老师、徐玉老师对课堂进行评课。两位老师认为今天的课堂有灵动感,都能结合课文内容设置导入;能依托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助力学生理解;抓住文本特色,妙用语言朗读。两节课蕴含单元语文要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读写能力。
最后,黄华萍副校长进行高为引领,就两篇课文向大家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她精妙地指出: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的冲突。《长相思》中作者之身与思想之心的冲突,《桥》中老汉选择亲情亦或大义的冲突,在矛盾感中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秘秒。只有让学生改变思维方式,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
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有所思,有所悟,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圩小的语文老师们能更加得心应手,学生的思辨能力、语用能力有更大的提升。
(撰写:王鉴尧 拍摄:胡焱 审核: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