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是小学语文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 单元的训练重点仍旧是读课文 了解内容。《狐假虎威》 是一个成语故事。故事记叙了一只狐狸被凶猛的老虎逮住了,狡猾的狐狸灵机动,告诉老虎自己是老天爷派来管百兽的。它见老虎不相信,还带着老虎在 百兽面前走了一趟,小动物们见了老虎吓得纷纷逃跑了。凶恶的老虎上当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课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把狐狸的狡猾,老虎的愚蠢刻画得生动、形象。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设计教学伊始,通过谈谈你读过的童话故事中出现的老虎或狐狸,并说说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谈话激趣引出课题《狐假虎威》,在揭示课题后,便让学生快速自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找出文中能直接告诉狐假虎威意思的句子,并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在课题和句子之间建立有效构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按要求划句的能力,也让学生先从字面上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即狡猾的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紧接着就以质疑的方法引领学生再深入读课文,三个问题狐狸为什么要借威风?、狐狸是怎 样借威风的?、狐狸借威风的结果怎样?成为之后学习课文的主线。这一设计, 帮助学生较好的在短时间内对全文有了一个清晰的线索,为之后的学习定下了基调。为了让学生通过读文体会狐狸的狡猾,我抓住了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内容,以及老虎对狐狸的话所做出的不同反应,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知道即使是百兽之王的老虎也被狐狸借老天爷的威风给蒙住了,从而进--步体会出狐狸的狡猾,也体现出那只老虎的愚蠢。
对于狐狸怎么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我紧紧抓住一前一后这个词语,引导学生再次联系上下文,找到相关字带,并通过说说,演演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借助对词语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了狐狸的狡猾。最后在学生基本了解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借助板书内容复述课 文,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内容,也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为学生积累了一些好词,如:大摇大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深信不疑等。
另外,在课文学习的结尾处我设计了一个讨论的环节:狐狸借着的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的狐狸的话,没敢吃他。你们喜欢这只狐狸么?为什么?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中不但谈到了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不是凭自己的本事,而是借着别人的威风,很狡猾。也谈到了我挺喜欢狐狸的,因为它在被老虎抓住,就要被吃掉的紧急关头,很快想出了 办法,救了自己。这样的讨论一方面帮助学生进- 步领会到了课文的中心主旨,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初步引导他们能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事物。
这堂课的问题是:在已经清晰呈现了主线的情况下,有些环节还是放不下面面俱到的想 法,让主线在一些地方变得不够清晰,分叉过多。另外课件制作上,对画面的精美追求过高,却忽略了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栏目列表
0519-85770010
教学反思
1月份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的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2-01-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晓姣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