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土中生,土地资源对人类是至关重要的。2022年6月9日,根据《江苏省土地科普基地认定暂行办法》((苏土学[2015]19号)和《第四批省土地科普基地核查要点》文件要求,江苏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顾迅建一行来我校进行省土地科普基地实地考察。
自开展土地科普基地创建工作以来,圩塘小学按照创建要求,打造学校“一园两馆”自然科普基地,科学谋划、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让生态文明教育成为生命成长有力的滋养。
参观基地
在王志良校长的带领下,领导及专家们先后参观了科普基地核心区域——天趣园、长江生态馆、江南水乡农业生态教育馆。“天趣园”占地3000多平方米,园内树木郁郁葱葱,流水潺潺,学生在此开展种植实践,在体验中培养劳动习惯;“长江生态馆”多视角、立体化地展现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彰显长江自然、人文、生态特色;“江南水乡农业生态教育馆”系统介绍江南农业史、现代生态、农业展望等,面向全体师生普及农业知识,经历丰富悠久的农耕文化。行走在鲜活的土地科普基地,观摩学生多彩的科普活动,领导和专家们都真切地感受到了圩小确实是将大写的科普理念,用最美的方式写进了师生的心灵。
汇报交流
随后,验收小组一行人来到学校三楼会议室,听取了以《打造自然科普基地, 助力学生生态素养提升》为主题的土地科普基地建设情况汇报。王赛男副校长从工作机制、场馆介绍、特色课程、品牌行动、教育成效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学校创建水土地科普基地的诸多探索。
精准把脉
验收组各位专家对圩塘小学科普基地建设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江苏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顾迅建表示第一次来到圩塘小学,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校认真地在做这件事,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科普教育的影子,值得向社会推广学校的做法。同时,他也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还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的人感受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王志良校长对专家组的指导意见表示感谢。他表示,科普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将不断创新科普教育内容与手段,推进科普教育向纵深发展,助力学生生态素养的提升。
(撰写:徐玉 拍照: 陶彦瑾 审核:王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