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和乐教师>>教师博客>>教学反思>>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0519-85770010

教学反思

《大青树下的小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2-09-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晓娟

大青树下的小学反思

亮点

1、课堂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

如为了让孩子们找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景?我把话语换成导演来到大青树下的小学拍宣传片,他拍了小学的哪几个镜头呢?孩子们喜欢这样的语言教课文,更有启发性!于是很快找到了:

镜头一:上学的路上

 

镜头二:来到学校

 

镜头三:教室

 

镜头四:大青树下

又如在找出学校的特别之处时,我这样提问:请同学们找找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跟我们港湾学校有哪些不同呢?走进课文,找依据!

2、课堂主问题的设计到位

很多名家都在他们的著作里提到,要想你的教学出彩,有重点,必须学会提炼主问题。而且主问题的提炼必须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这节课提炼出的主问题不仅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了,而且联系生活,与自己的学校对比找,更能激发他们发现的兴趣。

于是课堂上学生发现了很多不同,如:(1)我们学校的铃声是电子铃声,而书上的是铜钟。

2)我们每天上学要穿校服,他们可以穿不同的民族服饰。

3)我们学校没有动物,他们学校有动物。

4)下课了,我们跳绳、下棋等,他们跳孔雀舞、摔跤。

5)我们学校主要是来自龙海家园和前海时代等地方,但是这所学校来自不同的地方。

6)我们学校在前海自贸区,很现代化,这所学校在大青树下。

7)我们学校没有凤尾竹、没有那么多少数民族……

第一课用这样的主问题引领!真棒!

反思不足

1、老生常谈的语文味,朗读过少。刚刚拿起书再看了一遍,如果让我重新设计,我会把课文中的这句话“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跟板块三的主问题结合起来朗读。当学生找到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别之处后,我便出示这句话,在文中进行回文朗读。

2、读写结合的写,缺少支架。板块四给孩子们讲到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似乎没讲透,然后马上让孩子们进行小练笔,很多孩子写不出来。

原因如下:

1)班级学生语文基础较弱。

2)小练笔这块没有给学生搭建写作支架。如何改进呢?目前想到的是圈关键词。圈出静态的词语和动态的词语,拼凑组合起来读,感受动静结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 春江镇圩塘永新路46号   电话:0519-85770010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