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和乐教师>>教师博客>>教学反思>>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0519-85770010

教学反思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2-09-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丁玲

新课标对一线数学教师的发布意义重大,我们可以先来对比看一看两版数学课标,如果说之前一版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根本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的在于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捍卫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学习权利,那么,2022 版新课标的根本理念我更愿意理解为让学生创造着长大,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之前的十年中,我们所熟悉的是这十大核心词语——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ppt,随着新版课标改革,也有学者指出这些核心在本质上就是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在义务教育阶段,这三大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也有相对应的体现,在刚刚戴老师制作的思维导图中已经有所呈现,接下来,我就具体围绕这三大核心素养展开交流。

一、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与解释现实世界的思考方式。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眼光主要包括:抽象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通过数学的思维,可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建立数学对象之间、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逻辑联系:能够根据已知事实或原理,合平逻辑地推出结论,构建数学的逻辑体系;能够运用符号运算、形式推理等数学方法,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能够通过计算思维将各种信息约简和形式化,进行问题求解与系统设计;形成重论据、有条理、合平逻辑的思维品质,培养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

通过经历独立的数学思维过程,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和法则的发生与发展,数学基本概念之间、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能够合乎逻辑地解释或论证数学的基本方法与结论,分析、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能够探究自然现象或现实情境所蕴含的数学规律,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发展质疑问难的批判性思维,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品质,逐步形成理性精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 春江镇圩塘永新路46号   电话:0519-85770010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