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和乐教师>>教师博客>>教学反思>>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0519-85770010

教学反思

9月份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3-09-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晓姣

七个小兄弟教学反思:我在教学安排上 ,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力度、速度、节奏根本要素而展开。每一段都又有自己的侧重点 , “七个小兄弟以景展开想象。“音乐是好朋友以情展开想象 ,亲情、友情。学生的思维就象一条条射线发散开去 ,但他们的源头却紧握老师手中。在三年级的这一课中 ,主要是让学生对音乐的七个音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所以在上课的环节中 ,我设置了科尔文手势环节 ,准备了微课 ,这也着实让学生非常开心。在乐曲的学习中我分别让学生听了几遍 ,通过学唱 ,跟琴唱 ,和为乐曲起歌名 ,让学生初步学会乐曲。通过长短音的弹奏让学生对七个音符的长短 ,上下有了更深的了解。每一首歌都有每一首歌独特的旋律特点和音乐风格 ,不管歌曲的难易程度如何 ,都应该给学生留下某一个音乐上的感受。这首歌作为三年级的起始课 ,同时也是对唱名、识谱教学的一个起始课 ,应该给学生在“音高顺序上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利用科尔文手势可以很好的解决音高问题 ,学生通过手势摆放于不同的位置 ,感受音的上下。上完这节课 ,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一节课上 ,专注做好一件事情。我发现 ,我们很想在一堂课中灌输给学生音高、强弱、连跳等多方面的知识。既想说音高 ,又要体验时值。又要表现连跳。一堂课下来 ,我发现学生很累 ,很紧张。老师也有些赶。其实 ,这种贪多贪全的想法是不对的 ,也是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于是 ,我在不断的上课中修正了教案 ,先后拿掉了“反复跳跃记号的学习 ,降低了对强弱的要求 ,并且不出现连线和跳音 ,只要求在演唱中表现出连贯和跳跃。一节课只注重唱名的顺序 ,特别是音高顺序的认识和感受。并结合歌曲来表现出来。一节课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反复稳固这个知识点 ,通过科尔文手势结合教学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 ,我还存在很多的缺乏。如忽略导入的局部 ,而对于学唱这一块 ,学生只是唱了个大概 ,没有唱好 ,有的音也没有唱准 ,今后在教学中 ,我要更注意这一块 ,力求学生通过音乐得到更大的收获 ,也力求在音准方面更上一个台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 春江镇圩塘永新路46号   电话:0519-85770010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