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 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 | 教时 | 第 课时 | ||||||||||||||
日期 | |||||||||||||||||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 重点 与 难点 |
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能读写几分之一,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 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课前 积累 |
口算练习 | ||||||||||||||||
活动一: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二分之一,掌握各部分的名称
| 问题1:创设情境,引出
问题2:每人分得的苹果、矿泉水可以用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半个蛋糕可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
问题3:谈话: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半个是其中的一份,可以用
问题4:那
教学
问题5:完成练习纸第一题
|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
认真倾听
独立说一说,同桌互说
学生照样子写一个
独立完成 | (板书平均分) 用打手势的方式表示物品的个数 (板书: 2 1) 追问: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多少?请你继续用手势表示
指名回答 预设:(学生中没有用 (学生中如果有用 引出课题:认识分数
师相机贴出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展示学生资源,集体交流 | ||||||||||||||
活动二:多重感知,动手实践,理解 | 问题1:刚才表示了一个蛋糕的
| 轻声读一读要求,动手操作 | 指名回答
并列呈现学生的资源
师追问:两位小朋友都用不同的折法表示了这张纸的 师小结:不管怎么折,只要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
| ||||||||||||||
活动三:尝试迁移,认识其他分子是“1”的分数 | 问题1:你还想到了几分之一?任选一种图形,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问题2:完成练习纸第二题
|
独立操作,同桌互说
独立完成,同桌校对 | 指名回答
资源展示: 1不同图形,表示同一个分数 小结:不管什么图形,只有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才 是它的1/4 2同样的图形,表示不同的分数 小结:份数不一样,表示的分数也就不一样,只要把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师最后小结:只要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张纸的几分之一
对比学生资源 追问:你有什么想说的? (ppt演示第三个图形) | ||||||||||||||
活动四:借助图形,直观比较分数大小 | 问题1:我们都知道,整数都有大小,今天新认识的分数也有大小,比较1/2和1/4的大小
| 先想一想,再同桌讨论
| 指名回答 预设: 生1:从涂色部分看出1/2比1/4大 生2:用同样大的纸片平均分,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追问:如果把这个圆再继续平均分下去,1/16……,它们的大小又会是怎样的(ppt 演示) 结合图例小结:用同样大的纸片平均分,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 ||||||||||||||
活动五:分数的应用(机动) | 问题1:看图,你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
| 独立估一估,填一填 | 指名回答
| ||||||||||||||
板书 设计 |
认识分数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 ||||||||||||||||
有效 作业 设计 |
基础类作业
| 补充习题第78-79页,练习与测试第65页。 | |||||||||||||||
拓展类作业
| |||||||||||||||||
实践类作业
| |||||||||||||||||
教学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