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 认识10 | 教时 | 1 | |||
日期 | 月 日 | |||||
教学目标: 1. 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10的过程,学会10的 数数、认数、读数、写数,了解10个一是1个十。会 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的组成。 2. 经历数数、拨数和比大小的过程,培养数感。 在涂色探索10的分成的过程中,经历操作、观察、交 流等活动,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3. 经历从生活中认识10,再在生活中找到10的 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
教学重点: 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了解10个 一是1个十。 教学难点: 了解10个一是1个十。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核
心
过
程
拓展延升、 总结提升
| 一 、情境引入,初步认识10 出示例1主题图。 提问:小朋友们正在操场上玩丢手绢游戏。数一 数,有几个小朋友在玩游戏?看图,你还知道了什么? 引导:9人添上1人,是几人?你能用身边的小正方体、小棒或者圆片摆一摆,说一说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正方体卡片,并带着全班一起数一数。 板书:9添上1是十。 |
同桌互说 |
指名回答 [预设] 有9个小朋友坐着,有1个小朋友在丢手绢。
| |||
二 、探究学习,深入了解10 1.计数器中的1个十 出示计数器。 提问: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十? 课件呈现学生两种不同的拨法,请学生分别介绍自己是怎么拨的。 引导:两种方法都表示10,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引导:我们也来这样简洁地拨一拨。 提问:谁能在9的基础上拨出10? 学生上台试拨。教师引导学生体会:9添上1是 10,当个位上有10颗珠子时,我们就在十位上拨1颗 珠子表示10,并把个位上的珠子全部清空;个位上的 10个一换成十位上的1个十,这就是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即“满十进一”。 2.生活中的1个十 谈话:生活中经常把十个物体分为一组。 出示10包面纸包装成一袋,10支铅笔捆成一捆。提问:你还见过生活中十个一组的物体吗? [预设] 10颗冰糖葫芦串成一串,10个鸡蛋装成一盒…… 小结:生活中像这样十个一组的物体还很多。这样做是为了计数方便。 追问:用小棒或小正方体,你会表示出10吗? 说明:(板书移动第一环节的10个小正方体)10 个小正方体可以组合成一条长方体,把10根小棒捆成 一捆,它们都可以表示10个一是1个十。 3.比大小 提问: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10,你知道10排在几 的后面吗?出示“数线”图。 请学生从0开始按顺序读一读“数线”图上的数。 先从小到大读一读,再从大到小读一读。 说明:“数线”图上的数从左往右越来越大。 提问:9的前面是几?后面呢?(可以进一步说明 9前面和后面这两个数就是和9相邻的两个数) 4.读数写数 让学生读10。 说明:“10”可以用这样的一个数来表示。 在田字格中示范写“10”。 提问:10这个数和我们以前认识的数有点不一样, 它是由哪两个数字合起来的? 说明:“10”由“1”和“0”合起来的。写“10” 的时候要摆好两个数的位置,先看老师怎么写:(在日字格中示范)先在左边写“1”,再在右边写“0”。注意两个数字不要靠得太近,也不要离得太开。 |
独立拨一拨
先请学生上台示范拨,再请全体学生利用自己的计数器试着拨一拨。
同桌互说
学生读一读
独立读一读 |
[预设]学生可能在计数器个位上拨10颗珠子,也可能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
[预设]学生可能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1颗珠子表示10。
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
让学生在书上描写、仿写。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指名学生上黑板写。 | ||||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4.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6. 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7.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
让学生交流数数方法,再五个五个地数一数。 提问: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
[预设] 学生数出10个。
| ||||
拓展延升、 总结提升 | 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个数,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 |||||
作业设计 | 基础类作业 | 《补充习题》P33页 | ||||
拓展类作业 | 结合课本上的“你知道吗?”,诵读包含数的古诗词。 | |||||
实践类作业 | 1.两人合作,根据以下拍手歌,玩拍手游戏。 你拍一,我拍九,十个小孩交朋友。 你拍二,我拍八,十个小孩吹喇叭。 你拍三,我拍七,十个小孩坐飞机。 你拍四,我拍六,十个小孩吃石榴。 你拍五,我拍五,十个小孩敲大鼓。 | |||||
板书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