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一缕冬日暖阳,凝一份教育热忱。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提升英语教育教学质量,11月15日,常州市第五轮戴潇潇优秀教师城乡牵手行动第一次活动在圩塘中心小学举行。圩塘中心小学全体英语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由王舒老师主持,主要分为研究课展示、英语教研组介绍、评课议课三部分。
课堂实践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成就的基石。我校朱梦云老师执教了六上《Unit8 Chinese New Year》第一课时。朱老师通过播放新年活动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围绕“新年”的话题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从“what”“when”“How”三个方面剖析文本,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她设计了多个小组活动任务,包括同桌交流预测、听录音排序、略读、细读文本、迁移交流新年计划等,同学们收获满满。朱老师在整堂课上运用了多种评价手段,贯彻了英语学习活动观,实现了“教—学—评”一致化。
互动评议
课例展示之后,朱老师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进行了说课。随后,刘惠丽、丁玲两位老师作为代表进行了评课议课。刘惠丽老师认为朱老师的课堂寓教有乐趣、思维发散有重心、文化渗透有价值,能及时拓展新年风俗及其背后的寓意。但在实现由扶到放这个教学方式的转变上,还可再发力。丁玲老师赞扬朱老师的课堂教学很扎实细致,有新年的氛围感,整堂课上,学生都能沉醉其中,积极参与。但是,她指出活用结构中的对话设计可以更加贴近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可以让学生谈论家乡城市地区的新年习俗,而不仅仅是交流和比较香港和常州的新年习俗。
在两位老师的中肯细致的评课之后,戴潇潇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详实入微的点评。戴老师高度评价了朱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她认为朱老师的这节课板块清楚,环环相扣,小组活动丰富多样,活动路径清晰。课堂上朱老师外显的评价生成了学生们有深度的思考。但她同时指出,可以把评价的机会多给潜能生,从而激发潜能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戴老师还回应了刘惠丽老师的问题——怎样在本堂课上落实由扶到放。戴老师指出,应多给学生一些探索的欲望。比如在听录音给图片排序的环节,可以在听之前,让学生先预测交流文本中的人物可能会在春节计划做些什么。进而使得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最后实现学生主动、认真地听录音,从而找到印证。接着,戴老师呼应了丁老师提出的看法与建议。她也表示,可以让学生交流各自家乡城市地区的新年习俗,这样会更贴近本校学生的真实情况。最后,她也中肯地提出了两点建议:1.第一课时既然是story time,那么应该更加关注故事,关注语篇本身,而不是形式,应弱化语法,增加趣味性。2.在板书、PPT的布局设计上,可以增添一些“年味”。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相信本次牵手行动,将会成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催化剂,圩塘小学英语团队一定会继续努力,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撰稿:王舒; 拍照:顾志荣; 审核:蒋洪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