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校融合教育实施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12月3日下午,圩塘小学开展融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特邀新北区融合教育巡回指导老师杨婷到校指导,校分管领导、学校融合教师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共研精备,和融行远
在活动筹备阶段,老师们集体研读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等理论知识。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在技术领域的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科技文化遗产的珍爱之情,建立民族文化认同,大家一致选择了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一课,教师们精心备课,反复磨课,交流探讨,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智慧讲述中华文化故事,力求让特需学生也能在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中感悟古人的精湛技术、勤劳智慧、匠心精神,实现认知与实践的有效链接。
精彩课堂,绽放光彩
好课锋从磨课出,精彩纷呈亮相来。何小霞老师以布置并讲解圩塘小学四大发明科技馆为大情境,通过“认识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改变世界”“四大发明启迪未来”“我是圩小讲解员”四大活动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切实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自豪感、责任担当;学习中国古人身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何老师将融合教育理念巧妙地贯穿于课堂教学,做到了既面向全体又兼顾特殊需要学生,展现了融合教育集体活动的包容性、个性化教学的特点,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多元化教学,将分层教学落到实处。
高屋建瓴,专家引航
课堂展示结束后,徐玉副校长从教师素养、教学目标、内容设计、支持策略、融合教育理念的落实等多层面分析课堂效果,徐校长认为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巧妙设计学生活动,环环相扣,深入挖掘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四大发明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活动最后,指导专家杨婷老师充分肯定了何老师在课堂上对特需学生的支持和关注。杨老师建议在学生活动环节,可以根据特需学生的学情,设计个性化的学习单,多以图片指认的方式展示,问题简短明确,让特需学生直观感受。
接着,杨老师就如果提高融合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给与会老师做了微讲座。她特别指出,教师要善用亲切自然的肢体动作,无痕融合,使用具体细致的评价语言鼓励特需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生命的成长,要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包容、高质量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促进特需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真正实现教育多元化、教学层次化、评价多样化。
融合新光展风采,芳华绽放正当时。本次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为我校融合教育教师搭建了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夯实融合教育教学工作,推动学校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出圩小特色之路。
( 撰稿:吴玲 拍照:吴俣 审核:张迎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