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和乐教师>>教师博客>>教学设计>>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0519-85770010

教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5-02-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鞠益萍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古诗三首

教时

第二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惠崇春江晚景》。

2.认识本课“惠、崇、豚”3个生字,会写“惠、崇、芦、芽、短”5个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以及诗歌内容。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

重点;会读、会背《惠崇春江晚景》。

难点: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背诵和春天有关的古诗

诵读

全班齐背。

活动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课件出示惠崇的《春江晚景》图,学生认真观看图画,并简要说说画面内容。

师:孩子们,睁大你们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们从这幅画中部看到了哪些事物呢?

孩子们,其实你们看到的这幅早春图是北宋著名僧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

2.师生交流对诗人苏轼的了解.教师补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所写的题画诗。

1、学生观看《春江晚景图》,并简要说说画面上的内容。

 

读准生字字音。

读准“崇”字的后鼻音、翘舌音,并能够正确书写“惠、崇”,提醒他们“惠”中间部分的横画右边还有一笔点画,且上半部分要写得略微紧凑;“崇”上半部分的“山”写得略小。

 

 

听老师介绍惠崇。

 

 

2、回顾对苏轼的了解。

生:我看到了几枝鲜艳的桃花开得非常好看。

生:地上的小草嫩绿嫩绿的.体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生:我还看到了河里有几只鸭子正在快乐地游来游去。

师:经过你们的描述,这幅画一下子就充满了春天的美丽色彩。

 

 

 

 

 

 

活动二:初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3.指名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注意指导读准“芦、芽、豚”三个生字的读音(同时再次指导学生识记、书写生字,重点提醒学生“芦、芽”两个字上半部分的“艹”都要略宽于下半部分)。

4.课件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好诗歌的停顿与节奏(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学生自读诗歌,注意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之间相互检查自读情况,并进行正音。

 

5.学生齐读诗歌。

6.再读诗歌,想一想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诗歌主要描骂了惠崇《春江晚景》这幅画中的景物)。

 

自读

同桌读

个别读

全班交流评价

 

 

 

齐读诗歌

个别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活动三:深入探究,想象意境

 

1、课件出示“蒌蒿、芦芽、河豚”的图片,引导学生借助课文中的相关注释认识诗中所描写的几种事物

3、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4.再读并思考: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是从哪些诗句中惑受到的?

(1)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再次展示《春江晚景》图,引导学生体会早春景物的特点(简单补充鸭子对气候变化尤其是春天到来与否感知最准确的特点

1.学生认真研读诗句,借助课文旁边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做上记号,与同学、老师交流。

2、借助图片理解诗中事物“蒌蒿”、“芦芽”、“河豚”。

 

3.学生交流对诗句大意的理解,归纳并串讲诗句意思。

4、学生交流。(描绘了一幅江景早春图,从桃花、萎蒿、芦芽等景物中可以感受到……)

5.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自读诗句

同桌交流、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个别说,全班交流

 

 

 

 

 

 

 

 

 

 

 

个别读

齐读

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教师小结:苏轼真不愧是宋代最著名的诗人,一首题画诗都能够写得如此生动鲜活,读后让人如同身临其境。同学们,课下多搜集一些他的其他诗歌,读一读、品一品,感受一下大诗人的美好情怀。

1.指名有感情地诵读并尝试背诵诗歌,师生点评(注意处理好诗歌情感以及节奏等)

自由读

自由练背

互相点评

板书设计

 

 

桃花         鸭子

画中

蒌蒿         芦芽

画外     河豚(联想)

 

 

有效

作业

设计

 

基础类作业

 

朗读古诗三遍,抄写《惠崇春江晚景》2遍,描写习字册

 

拓展类作业

 

借助找景物以及景物的特点,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实践类作业

 

(选做)背一背和春天有关的古诗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 春江镇圩塘永新路46号   电话:0519-85770010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