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和乐教师>>教师博客>>教学反思>>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0519-85770010

教学反思

成功 我们共同创造
发布时间:2025-06-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艳

成功  我们共同创造

再过一个月的时间,孩子们就要面临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开始一段新的征程。因此,今天我们坐在一起,目的是一致的:尽可能的了解孩子最近的学习、心理等各方面的表现,更好地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这次家长会有两大内容,一是和家长们交流一下开学以来的教育教学情况;二是和家长们共同探讨今后学生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小学即将毕业作为家长我们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和一些建议。

一、首先向家长们交流这学期我们所做的工作,关于这次新课结束考试情况分析,这次考查学生的语、数、英和科学4门学科。通过这次考试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在近阶段内学习是很认真的,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上课时,眼睛不是盯着老师就是看着黑板,我每次目光扫过他都能与他进行眼神的交流,这就是认真听讲。写作业时,他的笔不停地在写,眼睛始终盯着作业,这才是认真写作业,这才能高效,这样的学习才能有进步,而我们班有些同学做不到,没有把心思放到学习中来,导致成绩一直徘徊不前甚至退步。

二、在学习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最近一阶段学习中,有少数学生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学习态度比较浮躁,随着天气的越来越热,学生的心里就越不能安静,情绪会不稳定,一点点小事都可能会影响学习的情绪。现在总复习的内容都是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很多学生会过分自信,觉得这些都是学过的东西,太简单了,根本没必要再花时间,而现实是,一看就会,一写就错。实际上有些知识学生已经很生疏了,甚至已经遗忘,导致做题时存在困难。

2.学习自觉性不高,很容易分心,也容易受干扰。很多学生学习不主动,一定要老师看着才能老老实实写作业。学习任务老师不督促、不检查学生不落实。尤其是口头作业,读书背书,有些学生直接忽略的,以至于在这次考试时,我们班有2位学生按课文内容填空的第3小题直接空着,5分全扣。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不理想,直接躺平摆烂:上课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作业马虎、不按时完成甚至抄袭。

3.部分学生上课思想容易开小差,课堂本来应该是认真听讲的地方,但是有部分学生却不能很好的做到,尤其是一些老师反复在课堂上强调的问题,到了考试的时候他们还是容易出错,把老师上课反复强调的知识全部丢到了脑后,这一点是很危险的,也正说明了现在的学生在思想上已经比以前出现了较大的反差,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和关注。

三、针对以上的现状,我们希望家长能配合学校抓以下几方面工作,家长要具体应该怎么做?我仅提几点我个人的理解与建议:1.多一点鼓励,2.多一点交流,3.多一点约束,

1.多一点鼓励,记住,拇指教育远远胜过食指教育,我们要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这非常重要,当孩子碰到挫折、失败时,我们一定要帮他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里,鼓励他克服困难,千万不要过分地指责他他。

2.多一点交流,六年级的孩子,处在似懂非懂的阶段,他们还分不清是非。家长就要学会引导、沟通、解释,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一棍子打死。现在的孩子生活一帆风顺,一有挫折,一有压力就承受不了。学生在学校的压力就很大了,回到家里家长再乱说一通,甚至打骂,有些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孩子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虽然这是老生常谈了,但还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比如,这次我们怎样看待孩子的成绩,我以为主要看孩子有没有尽力。学习成绩的好坏,受制于许多方面。即使是学习条件相同,也会因为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以及个人的理解、反应、接受能力的不同而成绩有好有差。但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自己与自己比,越是努力成绩就肯定越好。耕耘不一定有收获,但是,不耕耘肯定没有收获!所以看待孩子的学习不能只看他得了多少分,而是要看他尽到了努力没有。如果孩子没有尽到努力,说明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有潜力可挖。在这里我希望家长能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家庭作业情况,包括书面的和口头的,书面的作业可检查一下字迹是否工整,作业是否保质保量完成。

3.多一点约束,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良好的教育和适当的约束,学生就不会有良好的习惯。有的学生晚上回家看电视或玩手机时间过晚,导致睡眠不足,家长却没有发现,而是由老师发现的。怎么会发现的?是因为这个孩子晚上贪玩,等到了学校以后就很容易犯困而影响上课效率。因此,我们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我建议大家去听听李玫谨教授的家庭教育方法。

我真心希望各位家长,不仅仅是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应该了解一些孩子在学校里的其他方面;回家后,和孩子更多的是彼此充满诚意的真心交流,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心话,给孩子提出适合他们发展的要求,而不是一些严厉的批评或失望的话语……希望我们家长对孩子多一点鼓励,多一点交流,多一点约束,让我们一起努力,在最后的小学阶段同甘共苦,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为他们的美好明天祝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 春江镇圩塘永新路46号   电话:0519-85770010   苏ICP备10201501号-2